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要闻 > 正文

三层七线立体交汇 见证铁路百年峥嵘岁月

2023-08-31 20:15:52 来源:爱济南新闻客户端

8月29日中午,随着首趟检测列车从长清站开出,济郑高铁山东段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。


【资料图】

济郑高铁山东段已开始联调联试

沿济南西站往南走5公里,从空中鸟瞰,济郑高铁跨京沪高铁特大桥像一条巨龙东西横卧。作为铁路队伍中的后来者,济郑高铁与前辈京沪高铁、津浦铁路在这里交汇,好似彼此打了个招呼,又各自向远方延伸。

济郑高铁跨京沪高铁特大桥

这一声招呼,跨越了110年,是老中幼三代铁路干线的百年互动,是新旧筑路技术的碰撞与迭代,更是中国铁路百年峥嵘岁月的历史见证。

站在济郑高铁、京沪高铁、津浦铁路的立体交汇点,追溯这三条铁路的发展历程,可以从中感受中国铁路的崛起历程。

高铁动车组列车从济郑高铁跨京沪高铁特大桥下通过

说起中国铁路的起源,1881年李鸿章主办的“唐胥铁路”,标志着“中国铁路建筑史”的正式开端。此后140多年间,中国铁路经历了跨越式发展: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,从电力机车到高铁动车,中国铁路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,完成了从艰难起步到勉力跟跑到齐头并跑再到全面领跑的跨越。

作为中国近现代铁路交通的南北重要干线,1908年6月开建、1912年11月建成通车的津浦铁路(又称津浦线),不仅是清政府借款建成的最长一条铁路,还可以说是清政府时期修建的最重要铁路之一。它北起京奉铁路天津北站,途经沧州、德州、济南、泰安、兖州、滕州、徐州、宿州、蚌埠、滁州等地,南至南京浦口站,正线全长1013.83公里。

津浦铁路于1912年建成通车,图为济南火车站站内天桥(图片来自网络)

1968年9月,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,津浦线与沪宁线贯通运营,津浦铁路成为京沪铁路的一部分。改革开放以来,京沪铁路历经6次大提速,时速由10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。经过多次升级改造,津浦铁路济南段成了现在的水白铁路线。

多条铁路线在泉城西南交汇

“世界高铁看中国,中国高铁看京沪。”京沪高铁作为连接首都北京与“魔都”上海的高速铁路,是我国“八纵八横”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。京沪高铁北起北京南站,终到上海虹桥站,全长1318公里,设24个车站,运营速度350千米/小时。2008年4月18日开建,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。开通10多年来,京沪高铁成了中国最繁忙的高速铁路,还是国内效益最好的高铁线路。

中国最忙、最赚钱的高速铁路——京沪高铁

预计将于年底全线贯通的济郑高铁,东起济南西站,西到郑州东站,连接两大沿黄大省山东、河南的省会城市济南、郑州,线路全长380公里,设计速度350公里/小时。

即将全线贯通的济郑高铁

作为国家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,打造沿黄“一字型”走廊的重要一环,济郑高铁不仅是山东省“四横六纵”综合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山东省高铁网的西部出省大通道,还是济南、郑州两个省会城市打造“米字型”高铁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济郑高铁全线通车运营后,鲁豫两省实现高铁时代的“牵手”,结束山东聊城不通高铁的历史,济南至郑州通行时间也将缩短至1.5小时,对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,进一步推进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互联互通,促进黄河中下游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具有重要意义。

检测列车通过济郑高铁长清黄河特大桥

从1912年至今,110多年的跨越,中国铁路早已完成了华丽蜕变。截至2022年底,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.5万公里,其中高铁4.2万公里,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

窥一斑而知全豹。津浦铁路、京沪高铁、济郑高铁,三条铁路的变迁,正是中国铁路发展的美丽缩影。在济郑高铁跨京沪高铁特大桥这个立体交汇点上,3层7条上下行铁路线,跨越110余年时光,见证了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。

三层七线立体交汇,见证中国铁路事业发展

(济南日报记者:刘文忠)

标签:

<  上一篇

港交所:FINI平台市场演习因恶劣天气顺延一周

下一篇 >

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