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 要闻 > 正文

名字最有梗的小城,又双叒翻红了

2023-05-10 10:28:21 来源:九行Travel


(资料图)

蚌埠,怎么又被天降流量砸中了? 距离全网直呼“ 蚌埠住了 ”已过去两年,最近电视剧《长月烬明》热播,让蚌埠意外“翻红”。

△ 网友们在网络上po出对比图,分别与女主桑酒、男主冥夜等相对应。 /小红书截图

剧中女主和珍珠女雕像、男主的蛟龙本体 与中国南北分界线 腾 龙造型等一一对应。 架空设定巧合“撞车”现实地标,蚌埠 成了最大赢家 。 “五一”期间,前来寻找“桑酒”“冥夜”的各地游客,把蚌埠挤成了北上广。据不完全统计,假期首日就有近12万人打卡南北分界线柱和珍珠女雕像,创下历史新高。 △ “五 一”假期,游客里三层外三层围在珍珠女雕像四周。/小红书@大禹的奇妙摄影 当我们掀开“蚌埠住了”“冥夜桑酒”等网络标签,这座总是被流量意外“眷顾”的宝藏城市,又藏着何种风情?

淮河边,被火车拉来的“珍珠港”

蚌 埠,坐落于安徽 省东北部 ,下辖怀远、固镇、五河三县。 淮河穿城而过,蚌埠被我国 南北分界线——“秦岭-淮 河 ”线一分为二,成为了“ 亦南亦北 ”的城市。

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叶徒相似,其实味不同。”对于蚌埠市民来说,想知道橘、枳味道究竟有何区别,也就是在家门口跨条河的简单小事。 △ 矗立于龙子湖公园的中国南北分界线雕塑。/视觉中国 淮河中段泥沙淤积,水草丰茂,为河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栖息环境,所以蚌埠自古就以产蚌、产珠闻名。 悠久的产珠史让蚌埠与“珍珠”结缘,不仅被赋予“珠城”的美称,更巧的是,Pearl Harbor直译过来恰好就是“蚌埠”,所以又被网友称为 东方的“珍珠港” 。 △ 横跨淮河的大桥建成前,一艘艘过江渡轮载着行人在我国南北方之间往来穿梭。/视觉中国 被淮河“切割”的蚌埠,长期作为一个“散装”地区出现在历史中。春秋战国时期,蚌埠就曾先后隶属吴、越、楚等国,长期有“楚头吴尾”之称。 到了明代,蚌埠依旧“四分五裂”,东西南北分属各府、县,长期作为不受重视的边陲乡集存在。直至清同治二年,才划定蚌埠独立行政区,直属安徽省凤阳府管辖。 △ 夜色笼罩下的蚌埠城区。/视觉中国 当世界进入蒸汽时代,随着北起天津、南至南京浦口的津浦铁路传来火车的轰鸣,蚌埠从淮河边的渔村乡集一跃成为皖北水陆的交通枢纽。 横贯东西的淮河与贯穿南北的铁路在蚌埠交汇,激荡的河水与急驰的列车,将蚌埠的商贸业推向巅峰。 △ 始建于1909年的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,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。/小红书@好帅的兔 赖于长途铁路和四通八达的河道,上世纪30年代,蚌埠就曾以“皖北大商埠”闻名。出口海外的农产品和进口洋货,都要通过津浦铁路集散、转运、分销。 过去的“散装”乡集,成为了安徽省第一个建制市。蚌埠的形成、繁荣与近代铁路的建设发展密不可分,因此蚌埠也被本地人自豪地称为“ 一座被火车拉来的城市 ”。 虽然蒸汽火车已被绿皮车、高铁替代,但历史痕迹却以不同的形式,融入了蚌埠的城市生活中。 △ 位于蚌埠市区的银泰城新华书店。/小红书@二楚 铁轨从银泰城新华书店一楼穿过,这家以铁路为主题的书店,每天挤满了看书的人;龙湖边的小火车成了打卡、小憩的“驿站”;始建于1909年的淮河铁路大桥成了摄影爱好者的拍摄练习对象…… 要知道,现在蚌埠城区的部分道路仍是火车、汽车和自行车共享的。 蚌埠,一座传奇之都 一 座被火车拉来的城市,为何能与奇幻仙侠剧完美适配? 究其原因,蚌埠本就是一座充满神话传奇的城市。 △ 蚌埠市张公山公园。 /视觉中国 哺育着蚌埠的淮河是古“四渎”(黄河、长江、淮河、济水)之一,千里长淮滋养沿河村落的同时,也带来了连年不断的水患。自上古以来,人与自然不懈抗争的过程中,诞生了诸多动人心魄的传说故事。 △ 流经蚌埠的淮河中段。/视觉中国 蚌埠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、游人争相打卡的珍珠女雕塑,就有着一段与“桑酒”类似的民间传说: 美丽的河蚌姑娘是料理家务的一把好手。当渔民们饱受洪水困扰时,她率领虾兵蟹将勇敢对抗龙王。战至最后一息的河蚌姑娘,留下了一颗照耀人间的明珠。 △张公山公园的珍珠女塑像。/视觉中国 除了双手托珠的河蚌姑娘,蚌埠还与另一位治水英雄有着不解之缘。相传4000多年前,大禹就曾在此劈山导淮,蚌埠怀远县内隔淮相望的涂山、荆山便由此而来。 △ 涂山也是动漫《狐妖小红娘》的故事背景。/视觉中国 史书中还有关于大禹奔走四方治水,行至涂山时娶涂山氏女为妻的记载,大禹“三过家门而不入”的故事自然也发生在这里。 据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记载:“禹合诸侯于涂山,执 玉帛 者万国。”确立王权后的大禹南下涂山,召集诸邦国、部落首领会盟, 涂山之会 由此而来。 为了纪念大禹,位于涂山山顶的禹王宫每年3月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。届时,无数游人登顶涂山,饱览日出日落的盛景。 △ 位于涂山山顶的禹王宫。/视觉中国 流传于蚌埠的另一半传奇,与战争相关。 贯穿东西的河流为军事部署、物资运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势环境,历史上南北对峙的战争,常以淮河为界,蚌埠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。 “四面楚歌”“十面埋伏”“霸王别姬”……这里见证了楚汉之争的终结,也回荡着西楚霸王“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”的穷途挽歌。 刘邦与项羽最后对决的垓下战场,其中部分就在今蚌埠市固镇县。 △ 固镇县垓下遗址霸王别姬塑像。/视觉中国 从楚汉之争到南北朝时期、宋金时期乃至近代,蚌埠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。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——淮海战役也被称为“徐蚌会战”,其中“蚌”指的就是淮河边的蚌埠城。 △ 蚌埠栖岩寺。/视觉中国 硝烟散尽,如今的蚌埠正宁静、婉约地淌在淮北平原与江淮丘陵过度地区,北部开阔,南部岗丘起伏,拥有独一无二的秀丽山水。 △ 位于龙子湖风景区内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。/视觉中国 除了去免费的公园欣赏山水美景,禹王庙、栖岩寺等人文景观同样值得一去。特别是位于龙子湖上的蚌埠古民居博览园,汇聚了数百座古建筑于湖光山色间,漫步其中,似已走进了千秋故事里。 一桌吃南北,满足四方口味 虽然蚌埠并非普遍认知中以文旅见长的城市,但对于如何留住热播剧带来的游客,这座城市早已有其“制胜法宝”。

这里不仅荟萃了北方平原与南方丘陵的美景,美食也集南北之所长。 当从北方“拉”来的碳水炸弹和南方擅长的河鲜、小炒,一一摆上餐桌,何愁留不住美食“特种兵”们?

△ 对于蚌埠意外爆火表现得颇为谦逊的蚌埠人,提及美食信心满满。/小红书截图 自津浦铁路开通后,蚌埠也成了南北方人的集散中心。甭管是天津人 、上海人还是两淮地区的居民进了蚌埠,都要热热闹闹地凑一桌。 “一张烧饼夹万物”大概就与蚌埠当年包容万物的情状有异曲同工之妙。 “烧饼夹里脊” 是无数蚌埠人共同的美食记忆,当俩蚌埠人于外乡见面,大概会和李荣浩与马思纯一样,就着“烧饼”打开话题。 △ 烧饼夹里脊,蚌埠人都是吃这个东西长大的。/视频截图 酥脆焦黄的烧饼从中一分为二,搭好戏台。“里脊”是饼中故事的主角,在土豆丝、生菜、萝卜丝等一众配角的簇拥下,于食客唇齿间炸裂开场。如果你想,也能请上火腿肠等食材,唱上一出双簧。 △ 厚厚的里脊撑开酥脆的烧饼,再刷上酱料,名副其实的碳水炸弹。/小红书@千叶 看似朴素的美食,却展示了蚌埠人对付“碳水”的实力。除了烧饼,还有早餐店的“台柱子” 牛肉煎包 、 牛肉盒子 。天津牛肉馅儿饼来了蚌埠都得感叹一句,这怕不是我失散已久的亲兄弟? △ 蚌埠的早餐丰盛到难以想象,除了碳水,还有精细的月䪞( sà )汤、面筋泡等。/小红书@十月小兔子 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蚌埠的美食江湖少不了淮河的鼎力支持。一筐筐 歪歪 (河蚌的本地叫法)、 大蚂虾 (小龙虾)、 杂鱼 被捕捞上岸,经过大厨们的烹饪,成了足以让老饕们垂涎的夜市美食。 分享一个冷知识, 国内最早成规模售卖小龙虾的地方,不在如今遍地文和友的长沙,而在蚌埠的蚂虾街。 △ 纪录片《虾街十年》记录了蚂虾街由盛转衰的过程,获得2008年“中国十大纪录片奖”。/纪录片截图 千禧年前后,蚂虾街已是安徽最大的蚂虾集散地和消费市场,100多米的小街上开满了卖蚂虾的商铺。在日均上万食客的见证下,“虾王”“虾霸”“虾皇”争相亮相,堪称夜市界的祖师爷。 虽然蚂虾街盛况不再,但蚌埠人对龙虾的爱早已刻进了DNA里。 一杯蚌埠特有的冰酒酿,一大盆滋滋冒油的小龙虾,在热热闹闹的夜市里,甜和咸都是生活的滋味。 △ 一边是牛肉饼、胡辣汤,一边是元宵盲盒、冰酒酿,蚌埠堪称咸甜之争的终结者。/小红书截图 虽说流量来得猝不及防,为了抓住宣传良机,蚌埠市民人均“入职”文旅局,“卷”到官方账号凌晨发布宣传视频。但走进蚌埠,除了街上多起来的“冥夜”“桑酒”,人们的生活步调依旧悠闲如常。 △ 在蚌埠市民五次三番的催促下,官方凌晨发布与影视剧的联动宣传视频。/抖音截图 至于“过气”的问题,在流量浪潮里起起伏伏的蚌埠可一点也不担心,以涂山为背景的《狐妖小红娘》影视剧版,这不就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嘛!

阿祯

你对蚌埠有什么样的印象?

编辑 | 道叽喵

排版 | 陈思茜 校对 | 向 阳 商务合作请添加:xzk96818 请注明九行+合作事宜

标签:

<  上一篇

液氮密度与压力的关系_液氮密度

下一篇 >

最后一页